查看原文
其他

池氏名人:池孟彬——台湾海军中将副总司令

2017-07-27 chiw.org 池氏网

池氏网推荐理由:中国海军发展史上,闽侯池氏家族贡献很大,人才辈出:有清朝海军发展历史记录者池仲祐(甲午海战史料记录者);甲午海战,“镇远”舰鱼雷二副池兆瑸烈士;解放军万山战役,解放军桂山号登陆舰舰长、烈士池敬樟;均来自福建闽侯。为此,池氏网chiw.org先分享池孟彬——官至台湾海军中将副总司令,其《口述实录》一书解密了民国政府海军发展的历史。


池孟彬(1916年-2007年),字敬超,福建省闽侯(林森县)人。池家与海军渊源甚深,祖父是前清进士,叔祖池仲佑中过举人,民国后在北京政府任海军部总务处副官(后升至上校文官),编写过《海军大事纪》、《西行日记》等。祖父治家严谨,庭训就是「读书报国」四个字。大伯也中过举人,民国后在海军总部任秘书,后来升到上校;二伯中过秀才,后来也在政府机关任职;三伯池兆瑸在甲午战争时在镇远舰担任见习生,两军开战时就站在瞭望哨,遭日军炮击牺牲;至于他的父亲则毕业于福建法政学堂。


池氏承庭训:以“做人以名誉为重”、“做事国家利益为先”。


以下内容来自池孟彬访问记录一书原文加备注:


一代书香


余姓池,名孟彬,字敬超,民国五年(1916年11月21日)生。远祖世居河南孟津,法灵公携眷南迁至闽,为开闽一世祖,至祖父时已是第十五世。先祖最初居于闽省闽侯县(今林森县)洋里乡仙门村,该村位于山腰间,距福州有几十里路。


我对当地印象不深,海峡两岸可以通信后,我写信请福州的弟弟池孟熙回仙门村看一看,从他来信的描述,我才知道一些。该村等于是池家村,全为同祖子嗣,以往从村里到福州需要翻山越岭,现已有公路开通。今村内有廿八户人家,约二百多人,年轻一辈皆出外谋事,只余老弱留在村中。


在村子附近山上有池家的三座祖坟,一座为一世祖法灵公墓,另一座为其夫人,第三座则是十一世祖孙武公的墓,较新。至于法灵公为何未与夫人合葬,据闻因法灵公在外经商,逝于外地,遗体运回乡时,家人怕不是他的真尸,故将之另葬一墓。


我们还有祠堂,此为先祖父任翰林时回乡修建,并将祖先墓茔重新修葺。祠堂在文化大革命时,惨遭“破四旧”波及,祠牌、供桌和家谱都被烧毁,故现今池家谱系仅存一世祖、先祖父、父亲这几世系谱,其他皆已散佚不清。祠堂中现存有两样东西,一件是先父写的对联:花拥山城红杏子,月登贝阁紫萝蓝。另一件是红缎制的供桌围裙,上面绣有祖父和叔祖父的名字,大概是他们二人去考进士时特地敬献的。因仙门村土地贫瘠,所产米粮仅够自足,十三世祖久达公乃迁到闽都(福州)定居。


先祖讳伯炜,字子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在广东做过知县及府道。他写得一手好字,考科举时的试卷原由大伯保存,但日本人侵占福州时,大伯将之交给一位堂妹,要她带出来交给我,但堂妹出来后就忘了,放在家里,被小孩拿来当字帖临摩,最后就弄丢了,真是可惜。


我于民国八十四年(1996年)赴美探亲,偶然在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的哈佛燕京图书馆见到先祖池伯炜中进士的名册及当时的状元科举试卷,保存在《闽侯县志》内,真是难得。遗憾的是,祖父五十余岁即逝,据弟弟告诉我,他幼时看见父亲对祖父所遗之清朝官服格外珍惜。


仲佑叔祖是祖父唯一的亲兄弟,他中过举人,也在广东任过县官,民国以后在北京政府海军部做秘书[按:民国二年(1914年)8月22日,海军部任之为总务处副官],后来升任上校文官。国府定都南京,叔祖因年迈去职。他在海军部供职期间所编之《海军大事纪》,使用者众,我认为这本书,因皆系使用当时部内所存档案编纂而成,故真实性很高。


祖父治家严谨,以“读书报国”四字为庭训,因此父亲昆季四人,书都念得不错,可说是书香世家。大伯池兆清中过举人,民国以后在海军总部当秘书,升至中校:二伯池兆仪文章亦佳,中过秀才,担任教习,民国以后为政府公务员,他和大伯都是旧式教育出身。至于父亲幼时虽念过古书,但却毕业于福建法政学堂(据弟弟回乡探访乡老所言,父亲到过英国、日本,这个说法不一定确实,因为乡人以为他会讲英文和日文,就认为他到过英、日两国;就我所知,父亲并未出洋留学),与另一位过继给叔祖的四叔父兆佳,完全是新式教育出身,尤其四叔后来在海关任事,相当洋化。因此可以说自叔祖到叔伯、父亲都经历过民国以后的人事,服过公职。


随父宦游京、晋、吉


先父讳兆修,专习法政,略通英、日文,尤擅长书法、雕刻,于书法界素负盛名,故公余之暇,求字、求印者众。幼时我见父亲刻图章,完全不需打稿,站着即可完成。父亲做这些都是不收费的,有时候不认识的人也来求字或刻印,拿五十块大洋来求,但父亲太忙,匀不出时间。我第一次跟随父亲到北京时才两、三岁,他先去山西太原府任事,故暂将我们寄住池仲佑叔祖家。


叔祖家在九条胡同,他在海军部任职的薪津皆佳,家中生活很好,我们住在第三进,有一个很大的院子。仲佑叔祖因原配去世,娶了两位姨太太,原希望能得一子嗣,然所出皆系女孩,故祖父将四叔过继给叔祖,以承继香火。此次在北京约待到我四、五岁左右,当时四叔已有一子三女,加上我和哥哥池孟雄(长我二岁),以及二个年纪与我相仿的姑母,一共七、八个孩子,因此叔祖便请了一位敦古书的先生,在家成立私塾,教我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基础启蒙,同时每天练写九宫格的大楷习字描红。


在叔祖家期间,我们这些孩子的教育全委由教书先生负责,平时则由母亲管教,叔祖因为事情太忙,无法照管我们。那时家中有十几口人,吃饭时大人一桌、小孩一桌:所用菜肴非常简单,平时午饭都是吃北京有名的大白菜加上几片白肉和萝卜,这是所谓的大锅菜,晚上则各加几个菜色。每天下午胡同里面有卖红豆包子,早上大人会给每个孩子两、三个铜板,等卖包子的来叫卖,我们即买包子当点心。


九条胡同靠近东四牌楼,小时候我们常在大门口买切糕和小包子;那时觉得大门好高,门口两旁还有两尊石狮。前几年我趁赴厦门开会之便,至北京访问,但因为时间紧凑,只能利用访问后休息到晚饭前的半个小时,找人陪我坐车到九条胡同走一趟,想重温幼时情景:但到了门口,仅一棵大树尚在,门前石狮已经没有了,许多印象都不一样,心里非常失望;我们住的第三进,也不敢进去看,且时间也不够,因为头一进就隔了多户人家,所以我只在外边路上看看就离开了。


父亲在山西太原府是当法官,同时兼任山西太原法政学院教师,因薪俸优渥,后来就接我们到太原共聚。那时我们生活不错,家里也请了佣人。父亲公余之时,我和大哥常跟在他身边,父子生活非常快乐;民国十一年随父亲在山西太原府所摄之全家福。

左一为大哥孟雄,左二为母亲林氏,左三为父亲兆修公,手抱者为三弟孟熙,右为孟彬。

赴晋期间,旅途上也曾住过窑洞,里面冬暖夏凉,非常舒适。


我在山西小学上过短时间的课,一两年后,父亲又奉调吉林法院。因往来皆坐有篷的驴车,我们小孩倒不觉得苦,先母林氏则系书香家庭出身,小姐体质,不耐往来颠簸之苦,故我们行经北京时,父亲乃先赴吉林报到,母亲带着我和哥哥孟雄又暂住叔祖家。我们在北京停留一两年,仍旧在叔祖家读私塾,之后父亲即接我们到吉林,依然以驴车为交通工具,我还记得经过了山海关。


到吉林后,由于父亲在法院的待遇仍不错,而且母亲身体也不好,故家中仍请了佣人,也有保姆。此时我已到入学年龄,父亲秉承祖父庭训,常以“读书报国”四字相勖勉,督课甚严。


我和哥哥进入吉林省立模范小学,此时我对学校课业兴趣极浓。吉林的地方特色很有意思,冬天下雪,大街上被大雪覆盖,人们即用耙犁当交通工具。耙犁是由两根像雪橇一样的木棍,上面架一块板子组成,底下没有轮子,人坐在板子上面,由小骡子拖着走。小耙犁有时候也由人或狗拉,通常由狗拉,是一种交通工具。当时我们住的城里有条通天街,街两旁的水沟加盖木板,比路面高,是人行道,走在上面咿咿哑哑作响,很有意思。因为街面被往来的耙犁压得很平了,我们小孩子就用自制简陋的冰鞋,拉条绳子,在街上就滑着上学。其实所谓的溜冰鞋,只是用一根粗铁线弄弯套在鞋底,利用铁线光滑的特性,在冰雪上滑;而绑条绳子是怕滑行时铁线冰鞋滑掉,我们可以拉着再穿回去。冬天孩子们上学多用这种方法从家里溜到学校,很快就到了。


溜冰上学的乐趣,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我到英国留学时溜冰刀鞋,其原理和我们小时候的溜冰有一点像,不过冰刀鞋较不稳,得控制熟练才能稳住。


双亲弃养


吉林模范小学办的不错,我和哥哥在此读了四年书,三弟孟熙也在此期间出生。原本体质孱弱的母亲,因为生产,身子更坏了。孟熙三岁多时,母亲又有身孕,然不幸感染肺炎去世。


父亲和母亲的感情非常好,母亲的去世,父亲打击甚大。开吊后,父亲将母亲的棺木暂厝吉林停棺待葬所,租一个小隔间停棺,待时局较为平静,再设法运回南方安葬。依照吉林的风俗,我们又在母亲棺木的脚尾附上一口小棺材,这是准备给母亲肚子里的小弟弟用的,我们经常去上香、烧纸钱。


母亲在世时,父亲做事非常积极、负责、精力充沛,但自母亲去世后,父亲即变得非常沮丧,身体日益衰弱。我们兄弟还小,有保姆照顾,但父亲却没人照顾。虽然我们在东北毫无亲友,但父亲和同事间的感情甚为交融,长官也极为赏识,最后大家劝他再续一房,孩子也有寄托。父亲考虑再三,才决定续弦。


继母张氏是吉林人,为乡间颇有田产的笃实农家之女,年约三十岁。继母为人和气,体型微胖,和新的外祖父母都非常欢喜我们兄弟,经常请我们吃饭、到他们家玩。我的个性是三兄弟中比较开朗的一个,做事从来不记在心里,总是很高兴,所以继母也特别喜欢我。虽然我们和继母相处得很好,但父亲总是闷闷不乐,一直想念逝去的母亲。不久,父亲的忧郁症使他的身体日走下坡,精神萎靡不振,在此情况下,继母也很沮丧。后来家中亲友、长辈建议父亲携眷南返养痫:民国十五年,我们举家迁回南方。


南下途经北京,我们停留很短一段时间,此时父亲也病了;母亲的灵柩,虽然因为交通不便无法一并运回,我们想总有一天时局稳定了,我们这些孩子也长大了,再将母亲的灵柩运回安葬,但时局却愈来愈紧张,尽管父亲还可以做一些事,但是身体已经不行了。




池孟彬:投身海军,积极抗日


池孟彬于1937年马尾海军学校第六期航海班毕业。马尾海校前身即清末同治六年(一八六七),由船政大臣沈葆桢所创设的船政局前后学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军专校,翻译《天演论》的严复即出自这个学校。民国后,前学堂改为制造学校,后学堂就改称海军学校,抗战时一度迁到贵州桐梓,战后与设在上海的新制海军官校合而消失。


池孟彬回忆称:“那个时候我们数学也好,譬如说代数几何、航海学、天文学,象轮机班的所有机械课程都是原文的。”


池孟彬先后分发“永绩”舰、辰溪水雷制造所见习。期满后派赴湖南沅江,担任长江中游布雷工作。


池孟彬曾回忆他的布雷经验说:“那么雷一个的话,通常总是要有100多公斤吧,要4个人抬,抬50华里到100华里不等,看这个警戒线是在后面还是在前面。通常的话你出了这个警戒线一定是在日落以后,我们开始走,走到江边一定要在午夜之前到达,为什么一定要午夜之前到达呢,假使午夜以后的话我们就来不及回来了,雷到了江边,谍报员的这个船就来接应我们,我们就把雷分批运到这个船上,划到有流水的江心中间把雷放下去,那雷就自然而然漂下去了。”


池孟彬布雷时也曾遇过惊险的遭遇:“(民国)30年(1941年)10月18日,正好双十节以后的一个礼拜,那时候我们出去布雷,当时一到了江边,忽然间发现船没有了,掩护部队同担架队非常紧张,尤其是担架队非常紧张,因为没有船不能布他一定要抬回去啊,抬回去不可能回到警戒线,那一定会被敌人发现,担架队队长向我跪下来,他讲“队长啊”,其实我不是队长,我是队员,他讲“队长啊,你一定要帮忙把这个雷下下去,要不然的话,不但我们被抓,这个附近的老百姓都要被杀死。”我一个人也没办法,我就调这个士兵,我讲你们谁愿意跟我下水的举手,结果有四个水兵,11个雷恐怕总要在水里面泡上差不多快一个钟头,半个多钟头。我在工作的时候咬着牙齿不怕冷,那个时候还不感觉僵冷,后来这个雷一推完之后,唉呀,忽然间感觉到整个身体非常的僵冷,我咬着牙齿就游回来了,游到岸上人已经倒下了,已经没有知觉了。”


池孟彬布雷生涯十分艰苦,一路躲日军,他和女友(即后来的池夫人)到了安徽,感情益深,连家姐姐有意做媒,这下又是连怡生不依了,坚持要父亲同意才能成婚,池孟彬只得请出大队长郑天杰(抗战胜利后担任自英接收的灵甫舰舰长)说媒。池夫人回忆,郑天杰道貌岸然,更重要的,郑竟和连父谈了整整四小时的“古书”,说得连父心情大好,同意嫁女。郑天杰将喜讯传回。


1942年11月11日,两人遂在安徽乡下祠堂成婚,当时只有一对蜡烛台,自己剪“喜”字,还有两人各有一顶单人蚊帐,剪开来合成一顶双人蚊帐,他俩笑称,这不折不扣是“混帐”了。战火烽烟为媒,池孟彬这样便娶了池夫人回家。


1943年秋,池孟彬获选为海军赴英接舰官员,翌年11月抵英,在皇家海军学院,枪炮、鱼雷等专科学校接受为期四年的训练,期间多次登临英舰见习。


皇家海军学院的贵族气派,即使在二次大战尚未结束英国物资极度匮乏时,仍保持着它传统的高贵,以培养具有绅士风度的军官。


当年是中尉留学生的池孟彬晚年回忆说:宿舍是一人一间的套房,非常讲究。晚上就寝前,学员将换洗的内衣裤、衬衫、袜子和皮鞋摆在门口。次日晨起,女兵即来敲门,问候“Good Morning,Sir”,端上一杯咖啡和两块饼干,学员就坐在床上饮咖啡,然后女兵将待洗的衣物及皮鞋拿走,送来洗好的衣服及擦亮的皮鞋。甚至袜子破洞,也由她们补缀。学员喝完咖啡下床漱洗更衣,准备一天的开始。


池孟彬还一直记着在油画大厅里吃饭的场景:餐厅分二层,上层为教职官及贵宾用膳之所,下层则是学员用餐处,中间仅以几级阶梯区隔,可以相互观望。下层共有三排餐桌,中国学员坐在右边靠窗的一排。用餐时,每五六个学生后面派有一名女兵服务。每餐约有三四道菜,每上一道菜前,女兵即拿菜单给学员点,再分别送来。用餐时,全体学生着正式军服,有时女王也会来海院巡视并用膳。皇家海军学院1998年搬往朴茨茅斯。


池孟彬返台后,旋奉调左营海军士兵学校教育处长,后任台湾国防部少将连络局局长,海军军官学校第九任校长,台湾国防部参谋本部次长、海军副总司令等职;


1976年,池孟彬离开海军,外调到台湾公营机构任职,历任台湾航业公司总经理,阳明海运公司暨招商局总经理、董事长。


1988年,池孟彬届龄退休,仍兼海运发展协会理事长,1994年正式退休。


2007年11月7日,台湾航运界公认的仁慈长者-前全国船联会理事长暨阳明海运董事长,池孟彬,病逝于台北荣总。


池孟彬有子女四人,子庆国,庆康,女琏,琳。


全文来自网上有关他的亲历记载数据编辑而成。



附一:《池孟彬口述实录》一书目录:

附二:池孟彬先生简历:

池氏网备注:表中时间均为民国纪年法

附三:池孟彬荣誉:


版权说明:本文授权编辑发布,所有图文版权归福建闽侯池氏宗亲及池氏网,若有转载,请联系池氏网chiw.org;



欢迎继续关注并持续捐款:


池氏网第一阶段募捐邀请函



池氏网公众号“池氏名人”文章列表


  1. 池氏名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记池必卿同志光辉的一生

  2. 池氏名人:药理学专家池志强院士

  3. 池氏名人:温总理恩师池际尚先生

  4. 池氏名人:池永龙—骨科躬耕者 微创脊柱外科“启明星”

  5. 池氏名人:明·厦门池浴德父子三人名耀青史

  6. 池氏名人:老红军池道生

  7. 池氏名人:抗日名将池峰城

  8. 池氏名人:跨越时空的深情眷恋——追忆华裔美籍核物理学家池钟瀛先生

  9. 池氏名人:侦破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的幕后英雄池步洲

  10. 池氏名人:当代作家池莉

  11. 池氏名人:得道成仙的“池王爷”

  12. 池氏名人:池梦鲤状元公

  13. 池氏名人:广东水师衙门布政使司池光爱

  14. 池氏名人:知名华侨名人——池传楹

  15. 池氏名人:池贞铨——尘封百年的中国矿业奠基人

  16. 池氏人才:全国劳动模范——池昭就

  17. 池氏人才:大国工匠——池新连,在航天火药上雕刻,生命系于毫厘之间

  18. 池氏名人:享誉欧洲的“中国之莺”——池元元

  19. 池氏名人:池元莲——“双语作家 文化先锋”

  20. 池氏名人:民国瑞安池志澂——“东南第一笔”、治家严谨、精通中医、 乡人称颂!


池氏文化名人:


池氏文化名人:浙江平阳青街池云亮先生

池氏文化名人:浙江永康《池氏族谱》主编池玉高

池氏文化名人:池元国“从少年到老年一直在寻亲”




族谱文化:


  1. 池氏文化:池氏宗亲必看!什么是宗亲三修?

  2. 池氏文化:“家谱的众多名称及价值 ”&“先儒名人论家谱”

  3. 池氏文化:修谱必看——“凡例”及“谱序”的撰写

  4. 池氏文化:当代修谱面临的8大问题及解决办法

  5. 池氏文化:修谱与削谱&严格到苛刻的家谱保存族规

  6. 池氏文化:论修谱编撰人员的素质和知识储备

  7. 池氏文化:家谱常用词汇科普及像赞的撰写


池氏探源:


  1. 池氏探源:池姓探源&在闽的池姓渊源初探(池传錞)

  2. 池氏探源:再谈池氏起源及其始祖(池上舆)

  3. 池氏探源:池姓源流考(池云亮)

  4. 池氏探源:四川巴中平昌池家河寻根探源



宗亲投稿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敬请扫描关注池氏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